河北旅游食品网

   

守正创新,他们连接历史与未来

2020-10-18 10:44:34 来源: 河北旅游食品网 作者:admin

44.2K

       守正创新,他们连接历史与未来
       ——记2020年“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中的非遗传承人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是对山海关的赞美。今年8月举办的2020年“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中,传统非遗齐聚在这座长城脚下的古城,驴肉火烧、柴沟堡熏肉、藁城宫灯、青竹宫面、安国中药、武强年画、无极剪纸、固安风车……美食美物沿着古城蜿蜒的石板路铺陈开来,它们踏过历史的风霜岁月,在一个个坚守初心的匠人手中,焕发出别样的风采,默默讲述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守正创新的故事。这次活动中,记者见到了几位令人印象深刻的非遗传承人。

       记录历史

       长城是历史的见证,从山海关到嘉峪关,万里长城千年不倒,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象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华巧女、河北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单色剪纸第四代传承人姜艳华在多年的实践和反复试验中,巧妙地将长城和剪纸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长城万里图》《天下第一关》《山海关》《老龙头》等气势磅礴的大型剪纸,这些作品都离不开一个地方——老龙头。

       记者初次见到姜艳华是在山海关著名的老龙头景区内。“作为非遗进景区的典型,姜艳华的工作坊已经在老龙头景区开设20多年了。她和老龙头景区早已融为一体了,老龙头没有姜艳华就缺少了精神的出口,姜艳华没有老龙头就缺少了创作的依托,他们彼此成就,带给游客身与心的双重享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工作人员马城告诉记者。

       在无数作品中,最让姜艳华感到自豪的非《长城万里图》莫属。据介绍,这幅作品长36米,宽1.02米,由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山水画家徐中兴创作画稿,姜艳华和两名弟子共同制作完成。“之所以想要创作这么一幅作品,因为我是秦皇岛本地人,我想用剪纸的艺术形式把万里长城连接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城,关注长城背后的历史。”姜艳华说,她们从2012年1月正式开始创作这幅作品,直到2014年3月底才全部完成,历时足有两年零两个月。

       “这幅剪纸画展现了从老龙头到嘉峪关一共80余个重要敌台和关口,包含3800多个人物形象,不仅展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还体现了从秦皇岛到嘉峪关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百姓生活。”姜艳华介绍说,作品上方的文字也是出自徐中兴之手,是根据历史资料撰写的长城各个关口的情况介绍。

       姜艳华说,自己参加过很多次各式各样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但“长城脚下话非遗”却给了她最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她明白,是长城厚重的文化和历史内涵给了她创作的灵感和底气。

       雕刻现在

       同样是剪纸,无极剪纸的传承人牛世民选择了另一种创作方式。

       “别人想不到的咱想到了,别人做不到的咱做到了。”采访过程中,这是牛世民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牛世民自幼爱好剪纸,毕业后在家务农,他也从未放弃过对剪纸的热爱,曾先后拜师于民间剪纸大师杨素苗、赵向荣。2006年秋,牛世民看到老家的柿子树上落下的一片叶子被虫子咬了一个洞,于是他突发奇想,能不能把剪纸这种传统的技艺应用到叶子上呢?此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剪纸创新之路。

       叶子干了特别脆,根本没法剪;剪纸用的剪刀和刻刀硬度太高,完成不了叶剪;叶子本身有脉络,和作品难以统一……问题遇到了一箩筐,但牛世民从未放弃。他尝试对叶子进行无害软化处理,亲自烧制叶剪用的刻刀,研究图形与叶脉的关系……经过反复试验,惟妙惟肖的蟋蟀、蚂蚱、蝴蝶等昆虫形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叶子上。现在牛世民参加活动的时候还时常会拿出一片虫咬了的叶子,让观众猜哪个洞是虫咬的,哪个洞是他剪的,每当观众抓耳挠腮难辨真假时,中年汉子牛世民就会露出他憨憨的笑容,像个“恶作剧”得逞的调皮小孩儿。

       有了叶剪的成功尝试,牛世民对于作品的创新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开发了“叶剪”“革剪”“布剪”“羽剪”等十多个品种,他的皮革作品精细入微,羽毛作品小巧玲珑,布艺人物形神俱备呼之欲出,叶子作品更是天艺合一,从不重复。

       “你不能只是做好,要做到极致。”这句话出自芦苇画创始人杨丙军,也支撑着牛世民走过了很多的艰难岁月。在制作《故乡昆虫》《十二生肖》《洛神图》《猫趣图》等系列作品时,牛世民常常会在凌晨的时间段进行创作,“凌晨最为安静,可以静静地思考作品的内容,而且每一次下刀也会更有分寸,作品才能达到杨丙军老师所说的极致。”在这样的精益求精中,一幅幅佳作在他的一剪一刻下诞生了。

       牛世民带着这些技艺精湛、风格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作品参加了多次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很多外国人都感叹咱们中国有这么厉害的技艺,他们都不敢相信。”说起这些,牛世民又憨憨地笑了,自豪而骄傲地。

       隽写未来

       走到芦苇画创始人杨丙军的展位时,姜艳华正在与他交谈。作为东道主的姜艳华专门抽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看望这些好久不见的“老兄弟们”。非遗传承和保护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传承人发自心底的热爱、不断探索的勇气和永不言弃的执着,这些非遗传承人在一次次的交流活动中,通过一件件不同的作品,一项项别致的技艺,互相懂得、彼此支持,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杨丙军,是河北非遗圈子里公认的“老大哥”,很多传承人都曾或多或少地受到他的启发,牛世民和姜艳华也在其中,他也十分乐意给坚持非遗创作的人们以帮助。

       “在尊重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使其与当代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这才是真正的发扬和传承非遗。”在杨丙军眼中,非遗传承绝不是对古老传统的简单复刻,开创芦苇画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蒹葭苍苍的白洋淀,人们用芦苇造纸、织席、打箔、编篓、打帘、制作工艺品。土生土长的白洋淀人杨丙军自幼酷爱画画,从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书画院学成回乡后,他萌生了用芦苇作画的念头。经过潜心研究和探索,他精选白洋淀特种芦苇及其他材料,经分类、切割、压平、雕刻、编织、组装等多种工序制作成芦苇画,画面本色天然,古朴典雅,花草鱼虫、人物建筑、山水风景尽可展现,栩栩如生。

       多年的潜心研究,给杨丙军带来了许多收获,发明专利六项,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奖……数不清的荣誉让他更加懂得自己肩负的使命。

       2004年,河北大学成立“河北大学芦苇艺术研究所”,杨丙军任研究所所长、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创建白洋淀芦雁工艺品厂,职工多达百余人,让他们实现了在苇淀子里脱贫致富;他还广纳贤才,只要愿意学习芦苇画,他都会倾力教授。有人问杨丙军,“你培养那么多同行图什么啊?”“接受的人越多,懂得的人越多,这门儿手艺才能更好地传下去。”这是杨丙军对于非遗传承和保护最质朴的理解和诠释。

       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心地钻研、反复地琢磨,在非遗创作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杨丙军别提有多开心了。

       非遗,一边连接过去,一边通向未来,中间便是手艺人们的传承。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还有无数的姜艳华、牛世民、杨丙军,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克服重重困难,记录着历史、雕刻着现在、隽写着未来,生生不息……

推荐资讯
别再让劣制品“火烤”直播间
三四斤的水果能差半斤——揭开缺斤少两“鬼秤”的面纱
点个外卖,该不该付打包费?
梅菜扣肉有多糟心? 批发价20元的预制菜仅售10元
中国食品报社·直播助农乡村振兴项目在京启动
“一颗白菜49.31元”?凸显供应链末梢之重
房贷利率降了,对购房者有啥影响
石家庄新版供热用热条例有哪些变化?解读来了!
河北邯郸邱县: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双提升 彰显乡村振兴新活力
互联网弹窗新规9月30日起施行 剑指“霸屏广告”乱象